摸鱼儿 次韵庐疏齐宪使题岁寒亭 此首下原附
问疏斋、湘中朱凤,何如江上鹦鹉。波寒木落人千里,客里与谁同住。茅屋趣。吾自爱吾亭,更爱参天树。劳君为赋。渺雪雁南飞,云涛东下,岁晏欲何处。疏斋老,意气经文纬武。平生握手相许。江南江北寻芳路,共看碧云来去。黄鹄举。记我度秦淮,君正临清句。歌声缓与。怕径竹能醒,庭花起舞,惊散夜来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写给朋友疏斋的一首赠答之作,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上片开头用"湘中朱凤"和"江上鹦鹉"两个比喻,委婉询问朋友近况如何。接着描写自己漂泊在外的孤独——天寒水冷、落叶纷飞,独自客居他乡无人相伴。但随即笔锋一转,说自己安于简朴的茅屋生活,尤其喜爱亭边高耸的大树,展现出随遇而安的豁达。最后以"岁晏欲何处"的疑问,道出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下片转而赞美疏斋文武双全的才情,回忆两人深厚的友谊。"江南江北寻芳路"生动描绘了他们曾一起游历的快乐时光。特别提到在秦淮河畔相聚时,疏斋正在创作诗句的温馨场景。结尾处笔调忽然轻快,用"径竹能醒"、"庭花起舞"的拟人手法,写出一场夜雨过后万物复苏的生机,暗示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全词在问答唱和中流转自如,既有对漂泊生活的淡淡愁绪,又有对友情的温暖回忆,最后以充满希望的画面作结,展现了作者乐观洒脱的人生态度。语言清新自然,比喻生动,情感真挚动人。
程文海
程钜夫(1249年—1318年),初名文海,因避元武宗海山名讳,改用字代名,号雪楼,又号远斋。建昌(今江西南城)人,祖籍郢州京山(今属湖北)。元朝名臣、文学家。程钜夫少与吴澄同门。南宋末年,随叔父降元,入为质子。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拜侍御史,行御史台事,于江南推荐赵孟頫等二十余人,皆获擢用。丞相桑哥专政,程钜夫上疏极谏,几遭杀害。延祐五年(1318年)去世,年七十。泰定二年(1325年),追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号“文宪”。程钜夫历事四朝,为当时名臣,其文章雍容大雅,诗亦磊落俊伟。有《雪楼集》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