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盛不果游燕子矶次杨子坚韵

江干青枫化为霞,秋水以外皆春花。
中有一矶挂林杪,道是银汉飞来槎。
撑突万古碍星月,啸呼六代争龙蛇。
峭壁垂云幻锦绣,丛樯似戟纷杈桠。
摇摇幢风佛倚阁,渺渺芦雪鸿为家。
昔游正借夏绿里,时有好鸟衔余葩。
今偕诗仙蜡双屐,先唤渔父同杖拿。
谁知冷雨锁荒寂,三日都打回风挝。
涏涏燕尾不可见,摄山一角沈天涯。
诗仙不到山不绿,得无象车不受夸。
君乎琢句苔石破,我亦题竹风鸦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雨天未能如愿游览燕子矶的遗憾,同时展现了燕子矶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浪漫想象。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前八句用绚丽的想象描绘燕子矶的壮美景色: - 江边的青枫在诗人眼中如同彩霞 - 秋水之外的景色美如春花 - 燕子矶像挂在树梢的银河仙船 - 它高耸入云,仿佛能阻挡星辰 - 峭壁上的云雾变幻如锦绣 - 江上林立的船桅像戟枪般交错

2. 中间六句写游览计划落空的遗憾: - 回忆过去夏天游览时的美好(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 这次特意约了诗友同游,还准备了渔具 - 不料被冷雨阻挡,三天都无法成行 - 连燕子矶的标志性景观"燕尾"都看不见了 - 远处的摄山也隐没在雨雾中

3. 最后四句表达诗人的感慨: - 诗人调侃说"诗仙不来,山都不绿了" - 赞美友人诗句精妙得能"凿破石头" - 自己也要在竹子上题诗,让风中的乌鸦都为之倾倒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大胆的想象把普通景物写得神奇壮丽(把山比作银河仙船) 2. 通过对比(计划的美好与现实的遗憾)增强感染力 3. 语言生动形象("丛樯似戟"写船桅林立) 4. 结尾的幽默调侃让全诗在遗憾中不失轻松

诗人通过这次未完成的旅行,实际上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壮游,用诗笔创造了比实景更动人的艺术境界。

程恩泽

程恩泽(1785~1837)清代学者、官员。字云芬,号春海,安徽徽州歙县人。师从凌廷堪,于金石书画、医算,无不涉及。嘉庆十六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贵州学政、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官至户部侍郎。熟通六艺,善考据,工诗,是近代宋诗运动之提倡者,与阮元并为嘉庆、道光间儒林之首。著有《国策地名考》、《程侍郎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