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春日里触景生情的愁绪。全诗用简单优美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首联"旧宅洛川阳,曾游游侠场"开门见山,点明这是对往事的回忆。诗人想起曾经在洛阳一带居住时,与豪爽侠义的朋友们一起游乐的快乐时光。
颔联"水添杨柳色,花绊绮罗香"是诗中最美的画面:春水让杨柳更显翠绿,盛开的鲜花散发出阵阵芳香,仿佛要留住身着华服的行人。这里用"绊"字特别巧妙,把花香拟人化,好像要绊住路过的人。
颈联"赵瑟多愁曲,秦家足艳妆"转入音乐和美人。赵地的瑟琴弹奏着忧伤的曲调,秦地的美女们盛装打扮。这两句暗示着欢乐中带着淡淡的哀愁。
尾联"江潭远相忆,春梦不胜长"道出全诗主旨:如今在遥远的江边,只能靠着回忆和梦境来重温那些美好时光。春天的梦总是特别长,但再长的梦也装不下所有的思念。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具体的景物(杨柳、鲜花)勾起抽象的情感 2. 今昔对比的手法,让怀念之情更显深刻 3. 语言清新自然,就像在和朋友聊天一样亲切 4. 最后留给读者悠长的回味,就像春梦一样余韵绵长
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好怀念过去",而是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和往日的欢乐,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种甜蜜又带着忧伤的怀旧情绪。
杨凝
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