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甲戌月正三日黄子寿太史招集奎画楼,刘培甫词先成,予为效颦
番风吹到,便苍松翠竹,都含春色。
月上初三弓势峭,挂向高芬寒壁。
把酒人来,读书客去,此地嗟今昔。
沈酣高唱,唾壶应为君击。
最是异地凄清,怜才山谷,留住勤相惜。
时借琴尊消别思,几度飞觞延客。
幕府清才(谓子梅肖菊诸君。),风流太守(谓绎萱。),谁是苏辛敌。
皇都花丽,尾声刚听梅笛(公子再同乍赴都门。)。
月上初三弓势峭,挂向高芬寒壁。
把酒人来,读书客去,此地嗟今昔。
沈酣高唱,唾壶应为君击。
最是异地凄清,怜才山谷,留住勤相惜。
时借琴尊消别思,几度飞觞延客。
幕府清才(谓子梅肖菊诸君。),风流太守(谓绎萱。),谁是苏辛敌。
皇都花丽,尾声刚听梅笛(公子再同乍赴都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场文人雅集的热闹场景,充满了诗酒风流的文人气息。
上阕开篇用"番风吹到"形容春风带来生机,连松竹都染上春色,为聚会营造了清新氛围。"月上初三"点明时间是农历月初,新月如弓挂在高楼墙壁上,画面感很强。接着写酒宴上人们把酒言欢、吟诗作歌的热闹场面,"唾壶应为君击"这个典故用得巧妙,形容大家听到好词激动得把唾壶都敲破了。
下阕转到对友情的珍视。"异地凄清"道出漂泊之感,但幸好有知音相伴。用"琴尊消别思"表现借音乐美酒排解离愁,多次举杯留客的温馨场景。后面点名在座的几位才子,把他们比作宋代大词人苏轼、辛弃疾,是极高的赞誉。结尾"皇都花丽"突然转到京城景象,暗示有人即将赴京,最后在梅花笛声中结束全篇,余韵悠长。
全词就像用文字拍了一段短视频:开篇是春意盎然的自然景色,镜头转到高楼上的新月,然后是觥筹交错的热闹酒宴,穿插着对知音情谊的珍视,最后镜头拉远到繁华京城,在悠扬笛声中结束。词人用简练文字,把文人雅士的聚会写得既风雅又充满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