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实君溪边步月韵

雨过园林暑气偏,繁星多上晚来天。
渐沈远翠峰峰澹,初长繁阴树树圆。
萤火一星沿岸草,蛙声十里出山泉。
新诗未必能谐俗,解事人稀莫浪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雨后的夜晚,诗人漫步溪边时看到的宁静美景和感受到的闲适心境。

前两句写雨后的园林暑气消散,繁星在夜空中格外明亮。这里用"繁星多上晚来天"的拟人手法,让星星仿佛主动爬上夜空,画面生动有趣。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美景:远处青翠的山峰在暮色中渐渐暗淡,树木新长出的茂密枝叶形成圆润的轮廓。岸边草丛中萤火虫像星星般闪烁,山泉中传来此起彼伏的蛙鸣。诗人用"一星"形容萤火,"十里"形容蛙声,既准确又富有诗意,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自谦:新写的诗可能不合世俗口味,因为真正懂诗的人很少,所以不要随便传播。这既表现了诗人的谦虚,也透露出对知音的期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繁星、远山、树影、萤火、蛙声这些典型意象,勾勒出一幅动静相宜的夏夜图景,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享受自然的愉悦心情。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