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贤古风寿帅阃·老聃子

昔在羲皇前,遂有郁华子。
苍姬握图籙,更出为柱史。
应世抑何久,万有千余祀。
一日将度关,崑崙且西指。
短车驾青犊,上有紫云起。
占风知圣人,再拜勤尹喜。
授之五千言,试一撮玄旨。
是身求不殆,其要在知止。
万事皆倘来,轩冕直寄耳。
乘云游太清,坐进长生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四贤古风寿帅阃·老聃子》用神话般的语言讲述了道家创始人老子的传奇故事,我们可以分几个层次来理解:

1. 神仙般的来历 诗开头说早在远古伏羲时代之前,就有个叫"郁华子"的神仙(其实是老子的化身)。后来到周朝时,他化身成国家图书馆馆长"柱史",暗示老子是穿越时空的智者。

2. 出关的经典场景 诗中生动描写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的场景:牛车顶着紫色祥云,守关的尹喜看出他是圣人,跪着求教。这个画面就像电影镜头,紫云青牛构成神秘色彩。

3. 《道德经》的智慧核心 老子传授的五千字《道德经》精髓被提炼成两句现代人能懂的话: - "求不殆":想要安全?关键要懂得知足(知止) - "轩冕直寄耳":功名利禄就像临时寄存的物品,别太当真

4. 修道成仙的结局 最后描写老子乘云飞升,获得长生,这是古人对得道者的浪漫想象,就像现代科幻片里的超能力。

全诗用神话包装了深刻哲理: - 做人要懂得刹车(知止) - 别被名利绑架(万事皆倘来) - 精神自由最珍贵(乘云游太清)

这些思想在今天依然有用:提醒我们别做物质的奴隶,要在快节奏生活中保持清醒。诗人用神仙故事讲道理,既有趣又有深度,就像用奇幻电影讲人生哲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