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送别的场景,充满了离愁与人生感慨。
前两句写送别的场景:在黄昏的离亭里,大家用腊月酿的酒为友人饯行,酒喝得连春衣都显得单薄了。这里用"腊酒减春衣"的夸张手法,既表现了饯行时的豪饮,又暗示了离别的伤感。
中间四句转入景物描写和人生感慨:岁末的烟霞显得格外浓重,寒冷的河面上,云雾中的树木若隐若现。诗人穿着军装从千里之外赶来,沿着十年前走过的老路回家。这些描写营造出一种沧桑感,十年的光阴让一切都变得不同。
最后两句用大雁作比:就像江边的大雁,刚刚相遇又要各自飞走。这个比喻生动地表现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无奈,朋友间的相逢总是短暂,转眼又要各奔东西。
整首诗通过冬日送别的场景,表达了人生聚散、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朴实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生动的意象和贴切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浓浓的离愁和人生况味。特别是最后大雁的比喻,既形象又深刻,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