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在长安郊外游玩的闲适画面,语言清新自然,情感含蓄动人。
前两句写景:几个朋友随意坐在水边亭子里("箕坐"指随意放松的坐姿),眼前湖面波光粼粼("晶晶"形容水面闪光),嫩绿的柳条随风轻拂。这里用简单的白描手法,就勾勒出春日湖畔的生机与朋友相聚的惬意。
后两句抒情:夜色渐渐笼罩,但诗人却说"别急着说要回去"("休道去"),因为实在舍不得("忍"是不忍心的意思)用眼前清澈的湖水("白水")换回喧嚣的尘世生活("红尘")。这里用"白水"与"红尘"的对比,含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的留恋,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
全诗妙在: 1. 用"两三人""箕坐"等词营造轻松随意的氛围 2. "晶晶""柳带新"等词语准确捕捉春天特征 3. 最后用"换"字把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 4. 在寻常的郊游场景中,寄托了超脱世俗的人生理想
这种在简单生活中发现诗意,用平淡语言表达深刻情感的手法,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袁中道
(1570—1623)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