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清晨梳妆打扮的场景,通过镜子里的影像展现她细腻的心理活动。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清晨准备(前四句):天刚亮,女子卷起红色帘子,还没开始织布。她打开精美的梳妆盒,在梳妆台前精心打扮。这里用"玉匣""宝台"等贵重物品,暗示女子身份高贵。
2. 梳妆过程(中间六句):女子对着镜子独自微笑,不时转动身子欣赏自己。她精心描画蚕茧般纤细的眉毛,试着涂抹桃花色的胭脂。插上羽毛发钗时担心太张扬,戴上金钿首饰又怕太过招摇。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女子既爱美又矜持的矛盾心理。
3. 思念之情(最后两句):想到远行的爱人迟迟未归,女子精心化好的妆容被泪水打湿。这里突然转折,揭示了前面所有梳妆打扮的真正原因——都是为了等待爱人归来。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对影独含笑"等细节,让一个对镜梳妆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 - 通过梳妆动作展现女子微妙的心理变化 -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让前面所有的梳妆都有了更深层的意义 - 用"啼妆"这个巧妙的词,把妆容和眼泪结合在一起,画面感极强
本质上,这是一首通过日常梳妆场景,含蓄表达闺怨之情的诗。女子精心打扮的每个动作,都暗含着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和期待。
何逊
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