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

已过清明谷雨天,燕忙莺懒蝶蜂翾。
风和日暖才三月,花落春归又一年。
得意自应谈事业,有怀谁肯卧林泉。
荷锄带月行歌处,付与孤踪百世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变化,语言平实却富有深意。

前四句写景:清明谷雨已过,燕子忙着筑巢,黄莺懒洋洋地啼叫,蝴蝶蜜蜂四处飞舞。三月的风温暖柔和,但春花凋零,春天即将结束,一年又这样过去了。这里用"燕忙莺懒"的对比,生动表现出春天将尽的慵懒氛围。

后四句抒情:诗人认为大好时光不该虚度,有志之士应当追求事业,怎能甘心隐居山林?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描绘了一个荷锄晚归、对月高歌的隐士形象,暗示这种超脱的生活态度反而能流芳百世。

全诗巧妙运用对比:前四句的春景与后四句的人生思考形成对照;"谈事业"的进取心与"卧林泉"的隐逸情怀形成矛盾;最终通过"荷锄带月"的形象,化解了这个矛盾,表达了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含蓄的表达,让读者自己体会:在追求事业的同时,也要保持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种生活智慧,正是这首诗的永恒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