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对比,描绘了鹿葱花的独特之美,同时暗含对世俗认知的反思。
前两句用宫廷华服作比喻:第一句"宫后扇开青雉尾"把鹿葱花比作皇后展开的孔雀尾羽扇,突出其舒展优雅的姿态;第二句"羽人衣剪赤霜文"则形容花瓣像仙人用红霜裁剪的衣裳,强调其鲜艳灵动的色彩。两个比喻一青一红,既展现花的形态美,又赋予其仙气飘飘的气质。
后两句笔锋一转,提出新颖见解:神农的《本草经》记载再多也显得苍白,因为人们连萱草(普通花草)和鹿葱(珍贵花卉)都分不清。这里用"真无谓"表达对死板知识的质疑,通过"不向萱丛辩纠纷"暗讽世人缺乏发现真美的眼光。诗人似乎在说:与其纠结书本知识,不如用心欣赏眼前独特的美。
全诗妙在将平凡花草写出超凡气质,又通过对比揭示认知局限。就像今天我们用手机识别花卉,可能知道学名却忽略了它绽放的瞬间之美。诗人提醒我们:真正的美需要跳出常规,用新鲜的眼光去发现。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