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九日(一九四一年)

菊黄萸紫不堪看。
愁漾吟边。
清尊照影惊秋瘦,酒浇块垒争坚。
吹帽西风无赖,泠泠凄入冰弦。
神州莽莽恨漫漫。
遍地狼烟。
低徊一抹斜曛外,梦华弹指阑珊。
双袖泪花红涴,悄然独凭高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于1941年重阳节,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作者通过重阳节的景物描写,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内心的苦闷。

上阕写重阳节的凄凉景象:菊花和茱萸这些本该让人愉悦的节日景物,此刻却让人不忍观看。借酒消愁时,发现酒杯里映照出的自己因忧愁而消瘦。西风吹落帽子,琴声凄冷,这些细节都烘托出沉重的心情。

下阕转向对国家命运的感慨:神州大地战火弥漫,狼烟四起。夕阳西下的景色更添伤感,往日的繁华转瞬即逝。最后以"泪染双袖"和"独倚高楼"作结,突出了在国难当头的时刻,知识分子孤独忧愤的形象。

全词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用重阳节的景物反衬战乱时期的悲凉,展现了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时刻的忧患意识。语言凝练,意象鲜明,既有传统诗词的韵味,又充满时代气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