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二十

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
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简析

这首诗是论及柳宗元与谢灵运,主要是论柳宗元,是说柳近似于谢。谢灵运是第一个大力写山水诗的诗人,他政治失意,纵情山水,肆意遨游,在山水中寻求慰藉,与当时“淡乎寡味”的玄言诗相比,后人认为谢灵运的诗歌自然清新,有高古之风。元好问推崇谢灵运,认为柳宗元诗歌淡泊古雅,深得谢灵运之遗音。前两句在一起是说,谢灵运诗的风神容态,照映古今,后世诗人,谁能像柳宗元一样有谢客风容,并深有所得呢?后两句是说柳宗元的诗淡泊简古,如清庙之瑟,朱弦一拂,唱叹余音宛在,此冷寂神境,以暗喻道出,恰是如同当年谢灵运寂寞心境的写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元好问对唐代诗人柳宗元(柳州)的诗歌才华和孤独心境的深刻评价。

前两句"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意思是:柳宗元的诗歌风采照耀古今,他的诗歌源头(指继承前人的传统)比谁都深厚。这里用"谢客"(谢灵运)来比喻柳宗元,因为两人都擅长山水诗,且都遭遇政治挫折。

后两句"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就像轻轻拨动琴弦,留下的余音中,依然能感受到当年那颗寂寞的心。这里说的是柳宗元的诗歌虽然优美动听,但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他被贬永州时的孤独心境。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朱弦遗音"这个音乐意象,把诗歌的韵味和诗人的心境完美结合 2. 短短四句就概括了柳宗元诗歌的艺术成就和情感内核 3. 既赞美了柳宗元的诗歌造诣,又同情他的不幸遭遇

诗人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真正的好诗不仅是文字优美,更要能传递诗人真实的情感。柳宗元正是因为将政治失意的孤寂心情融入山水诗中,才让他的作品具有穿越时空的感染力。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