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夕寄青龙寺源公

敛屦入寒竹,安禅过漏声。
高松残子落,深井冻痕生。
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
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

译文及注释

敛屦(jù)入寒竹,安禅过漏声。
放轻脚步缓缓的踏过寒竹林,打坐修禅只能听到那铜壶水滴滴落的声音。
敛屦:犹摄足。踮起足走路,表示敬肃。安禅:佛家术语,即安静地打坐。漏声:铜壶滴漏之声。

高松残子落,深井冻痕生。
高高的松树上落下颗颗松果,那深井的水面也慢慢凝结成冰。

罢磬(qìng)风枝动,悬灯雪屋明。
磬声停罢屋外的树枝仍在随风而动,悬挂的烛灯将那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屋舍映照的格外温暖明亮。
罄: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

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
什么时候邀请我于你那里留宿,让我也好沐浴着月色感受万物静寂与内心的平静。
何当:犹何日何时。乘月:即为沐浴着月光之意。上方:住持僧居住的内室。亦借指佛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放轻脚步缓缓的踏过寒竹林,打坐修禅只能听到那铜壶水滴滴落的声音。
高高的松树上落下颗颗松果,那深井的水面也慢慢凝结成冰。
磬声停罢屋外的树枝仍在随风而动,悬挂的烛灯将那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屋舍映照的格外温暖明亮。
候邀请我于你那里留宿,让我也好沐浴着月色感受万物静寂与内心的平静。

注释
敛屦:犹摄足。踮起足走路,表示敬肃。
安禅:佛家术语,即安静地打坐。
漏声:铜壶滴漏之声。
罄: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
何当:犹何日何时。
乘月:即为沐浴着月光之意。
上方:住持僧居住的内室。亦借指佛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夜晚的禅院景象,充满宁静孤寂的意境。

诗人穿着木屐轻轻走进寒冷的竹林(敛屦入寒竹),在漏壶滴水声中静坐参禅(安禅过漏声)。这两句通过"寒竹""漏声"的细节,营造出清冷幽静的氛围。

接着用松果坠落(高松残子落)、井边结冰(深井冻痕生)两个特写镜头,突出冬夜的严寒。寺院里的磬声停歇后(罢磬),风吹动树枝;悬着的灯火照亮积雪的屋顶(悬灯雪屋明),一动一静间更显禅院空灵。

最后诗人发出邀请:什么时候能请我来住宿(何当招我宿),一起踏着月光登上佛寺高处(乘月上方行)?这个结尾将眼前的实景延伸到对禅意生活的向往,使整首诗从写景自然过渡到抒情。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竹林到禅房,从松树到水井,最后定格在雪中灯火,每个画面都透着寒意与禅意。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安静",但通过"残子落""冻痕生"这些细微的动静,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种万籁俱寂的意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