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行甫韵

老作民区百岁翁,托身终不羡陈宫。
山田随分有生业,俭德养廉真古风。
五亩桑麻舍前后,两行花竹路西东。
幽人自爱幽居好,未肯埋身利害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百岁老人淡泊自在的田园生活,传递出知足常乐、远离名利的人生智慧。

前两句写老人虽然住在普通民居,却从不羡慕豪华宫殿。这里用"陈宫"(陈设华丽的宫殿)反衬出老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体现了他不慕虚荣的品格。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老人的生活场景:在山田里自给自足,保持着节俭清廉的传统美德。房屋前后种着桑麻(经济作物),路边点缀着花竹,这些细节勾勒出一幅自得其乐的田园画卷。诗人特别强调"俭德养廉",点明这种生活方式的道德价值。

最后两句直接道出老人的生活态度:他真心喜爱这样清幽的居所,坚决不愿卷入世俗的利害纷争。"幽人"与"幽居"的呼应,突出了主人公与居住环境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

全诗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平实的语言,赞美了一种返璞归真、知足守俭的生活哲学。老人安于平凡却不平庸的生活态度,对现代人追求物质而迷失自我的现象,依然具有启示意义。诗中"山田""桑麻""花竹"等意象构成的田园图景,也让人感受到自然生活的美好。

许衡

(1209—1281)怀孟河内人,字仲平,号鲁斋。性嗜学。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以行道为己任。宪宗四年,忽必烈召为京兆提学,及即位,授国子祭酒。至元二年,命议事中书省,乃上疏言事。谓“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能长久”,并指出欲使“累朝勋旧改从亡国之俗”,阻力必大。多奏陈,然其言多秘,世罕得闻。又定朝仪、官制。拜中书左丞,劾阿合马专权罔上,蠹政害民。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选蒙古子弟教之。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授时历》成。以疾归。卒谥文正。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