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少符饮 其二

天地一憯憺,草木无不靡。
百里暮浩浩,下见旧时垒。
野鸟声何哀,啾啾沟壑里。
万骑此摧藏,烦冤不能理。
白日寒原昏,犹闻泣荆杞。
岂无侯与王,独以征战死。
有酒不能酹,悲风动淮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后的荒凉景象,充满悲怆与哀思。

开篇用"天地黯淡无光,草木凋零衰败"定下沉重基调,暗示战争带来的毁灭性。诗人站在暮色中的古战场,眼前是延绵百里的荒芜,曾经的军事堡垒已成废墟。沟壑中传来野鸟凄厉的哀鸣,更添几分阴森。

"万骑此摧藏"四句直接描写战场惨状:千军万马在此覆灭,无数冤魂无处诉说。即使白天,荒原也昏暗无光,风中仿佛还能听见鬼魂在荆棘丛中哭泣。这里特别点明"侯与王"(贵族将领)也难逃战死命运,打破"贵人总能保命"的世俗想象。

最后四句转为抒情:诗人想用酒祭奠亡魂却难以做到,只能任悲风卷着淮水呜咽。这个结尾巧妙地把个人哀思与自然景象融合,让滔滔江水成为永恒的悲悼。

全诗通过"衰草、暮色、哀鸟、冤魂"等意象层层递进,既写实又象征,将战争的残酷与生命的脆弱展现得淋漓尽致。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无处安放的悲痛——面对无数无名亡魂,连最简单的祭奠都显得无力,这种深沉的人道主义关怀穿越时空依然令人动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