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太乙张时留江浙
我曾身着芙蓉裳,笞麟游遍蓬莱乡。蓬莱仙人留我住,醉枕大石歌瑶章。
高秋及上麈湖顶,下頫八极天茫茫。石林风烟白日静,但有灏气如飞霜。
张君独乘紫凤凰,我得霞佩骖翱翔。星官下谒奏广乐,众客燕集翻琼浆。
曾楼高空不得寝,神飙夜撼金琳琅。归来云林闭户坐,忽忆旧事心飞扬。
窃闻三月之初吉,飞车直过东海傍。莫从故乡叹禾黍,定驾大舶穷扶桑。
浙山迢迢浙水长,何由寄赠双明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奇幻的仙境之旅,充满了浪漫想象和豪迈情怀。我们可以分三部分来理解:
1. 仙游奇遇(前12句) 诗人穿着荷花衣裳,骑着麒麟畅游蓬莱仙境。仙人留他住下,他醉卧大石吟诗作赋。在秋高气爽时登上麈湖山顶,俯瞰苍茫天地。石林间风烟静止,只有霜气般清透的仙气流动。这里用"芙蓉裳""紫凤凰"等意象,把仙境写得既瑰丽又逍遥。
2. 盛宴思乡(中间6句) 诗人与友人张太乙(穿紫凤凰)结伴遨游,参加星官奏乐、众仙畅饮的天界盛宴。但深夜在高楼辗转难眠,听着风吹仙玉的声响,突然思念起人间。这种"乐极生思"的转折很巧妙,盛宴越热闹,思乡越真切。
3. 寄语友人(最后6句) 回到现实后,诗人听说友人三月要去东海之滨,便劝他:不要为故乡物是人非而伤感,不如乘大船去探索更远的扶桑(传说日出之地)。最后两句"浙山浙水长,何日再赠明珠"的设问,把对友人的牵挂融入山水之间,余韵悠长。
全诗最动人的是三种交织的情感:遨游仙境的洒脱、盛宴中的孤独、对友人的殷切叮嘱。诗人用"飞霜""琼浆""琳琅"等晶莹剔透的意象,把仙境写得真实可感,而结尾的乡土之思又让飘渺的仙游有了人间温度。这种"上天入地"的想象,展现了古人开阔的宇宙观和真挚的友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