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

读书忽已倦,冥坐虚无里。
风起舟压涛,濆濆来入耳。
一梦入深松,橹声复惊起。
瞥见两岸山,淡冶真可喜。
杨柳发嫩绿,雨后益娟美。
携有虎丘茶,并饶惠泉水。
闻香不见色,齿牙风诩诩。
此江获此乐,上有玄真子。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江边读书疲倦后,进入半梦半醒状态时的奇妙体验。全诗用简单自然的语言,把现实与梦境、听觉与视觉巧妙融合,展现了平凡生活中的诗意瞬间。

开头写读书累了,闭眼静坐时仿佛进入虚空世界。这时江风骤起,浪涛拍打船身的声音阵阵传来,把人从半梦半醒中惊醒。这个过渡非常自然,用"风起舟压涛"五个字就生动刻画出江上风浪的声势。

中间部分描写醒来后看到的江景:两岸青山淡雅可爱,雨后杨柳嫩绿清新。这里用"淡冶"形容山色,用"娟美"形容柳姿,都是很新鲜别致的用词。随后笔锋一转,写正在品尝随身带的虎丘茶和惠泉水,茶香扑鼻却看不清茶汤颜色,但满口生香的感觉已让人陶醉。

结尾突然提到"玄真子"(唐代诗人张志和的别号),像是说这样的江景茶趣,连古时隐居江上的高人也未必享受过。这种突如其来的联想,给全诗增添了一丝超脱世俗的意味。

全诗妙在把日常小事——读书、小憩、喝茶——写得充满禅意。通过风声、橹声、茶香这些细微感受,把江边的闲适时光变成了一场心灵漫游。语言清新自然,像随手写下的生活笔记,却在不经意间捕捉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瞬间。

袁中道

(1570—1623)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