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僧书

身归紫霄岭,书下白云来。翦笋发寒字,烧花芳夜雷。
想随香驭至,不假定钟催。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收到远方来信的场景,充满禅意与自然之美。

前两句"身归紫霄岭,书下白云来"用对比手法:僧人已归隐高山(紫霄岭象征仙境),而书信却像乘着白云飘然而至。一上一下的动静之间,展现了方外之人的超脱与人间温情的交融。

中间四句通过三个鲜明意象展现读信情景: 1."翦笋发寒字":把竹笋剪开做成信纸,上面的字迹似乎带着山间寒气。这个细节既点明僧人清贫的生活(以笋为纸),又让文字有了触感。 2."烧花芳夜雷":夜间烧花取暖时,火花迸溅声如春雷,暗喻读信时内心的震动。把视觉(火花)、嗅觉(花香)、听觉(雷声)巧妙融合。 3."想随香驭至":读信时思绪随着花香飘向远方,仿佛能看见送信人踏香而来的身影。这里"香驭"的想象既浪漫又符合僧人身份。

结尾"不假定钟催"最妙:僧人完全沉浸在书信世界中,连寺院报时的钟声都显得多余。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僧人读信时的忘我状态,也暗示书信内容的重要与感人。

全诗用"白云""寒笋""夜雷""香驭"等意象,将普通的收信场景写得空灵脱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跨越山水的牵挂——即便隐居世外的高僧,也会为一份书信而心潮起伏。诗人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让我们看到修行者身上真实的人情味。

鲍溶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