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一百首(录一十四首)

无虏到来传炮火,有人行处断炊烟。
虚惊自是寻常事,墩堡堪怜不似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边疆的紧张生活,用大白话讲就是:

前两句说边境平时没敌人时,烽火台(传炮火的地方)冷冷清清;可一旦有人活动,百姓连做饭的烟都不敢冒(怕暴露踪迹)。后两句讲边防士兵整天提心吊胆,连风吹草动都当成敌情,可那些防御工事(墩堡)早就破败不堪,根本靠不住。

诗人用"断炊烟"这个细节,生动展现百姓的恐惧;"虚惊"二字则写出士兵的神经紧绷。最后"不似前"三个字暗含讽刺——表面说防御工事不如从前坚固,实际是批评朝廷边防松懈。全诗像部微型纪录片,短短28字就拍出了边疆的荒凉、百姓的苦难和统治者的失职。

李开先

(1502—1568)明山东章丘人,字伯华,号中麓。嘉靖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罢归,治田产,蓄声伎,家居近三十年。征歌度曲,为新声小令,诗歌豪放,尤工词曲,不循格律,诙谐调笑,信手放笔。自谓藏曲最富,有“词山曲海”之目。曾刻元乔梦符、张小山小令。作传奇《宝剑记》,又有《登坛记》,今佚。又有《词谑》、《闲居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