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
诗教刻烛赋,酒任连盘酌。从他白眼看,终恋青山郭。 ——潘述
林栖非姓许,寺住那名约。会异永和年,才同建安作。 ——陆羽
何烦问更漏,但遣催弦索。共说长句能,皆言早归恶。 ——权器
那知殊出处,还得同笑谑。雅韵虽暂欢,禅心肯抛却。 ——皎然
一宿同高会,几人归下若。帘开北陆风,烛焯南枝鹊。 ——李崿
文场苦叨窃,钓渚甘漂泊。弱质幸见容,菲才诚重诺。 ——潘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几位文人(颜真卿、潘述、陆羽等)在酒宴上的联句作品,主题围绕文人雅聚的欢乐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自然流畅,充满生活气息,展现了唐代文人的洒脱与才情。
1. 开篇点题:强留宾客的幽默 颜真卿开头用玩笑口吻说:"大家别急着走,贵客必须留下!"("居人未可散,上客须留著")接着调侃道:"别唱离别曲,该奏欢乐调"("莫唱阿亸回,应云夜半乐"),用音乐比喻宴会气氛,显得活泼风趣。
2. 文人雅趣:诗酒趁年华 潘述和陆羽的联句展现了典型文人生活:写诗要争分夺秒("诗教刻烛赋"),喝酒要痛快畅饮("酒任连盘酌")。他们自比魏晋名士,不在乎世俗眼光("从他白眼看"),更向往青山隐居("终恋青山郭"),甚至幽默地说自己"住寺庙却不叫法号",暗指虽身在尘世,心向自由。
3. 宴饮之乐:忘忧与共鸣 权器和皎然的部分描写宴会高潮:有人弹琴助兴("催弦索"),大家比拼诗才("共说长句能")。最妙的是"那知殊出处,还得同笑谑"——不同身份的人此刻一起欢笑,暂时抛却烦恼,但皎然作为僧人,仍不忘提醒"禅心"("禅心肯抛却"),体现文人聚会的超脱感。
4. 结尾抒情:洒脱与自嘲 李崿用"北风开帘,烛照喜鹊"营造冬夜温馨画面。潘述最后自谦:在文坛只是"凑数"("苦叨窃"),更爱钓鱼闲居("钓渚甘漂泊"),感谢友人包容自己才疏学浅("弱质幸见容"),这种坦诚反而显出文人间的真挚情谊。
全诗精髓: - 生动场景:像纪录片般展现唐代文人聚会,有劝酒、写诗、弹琴、说笑,画面感极强。 - 矛盾心境:既享受当下欢乐,又向往山林隐居,反映文人"入世与出世"的永恒纠结。 - 语言魅力:通俗如口语(如"从他白眼看"),又巧妙用典(如"建安作"指建安风骨),雅俗交融。 - 人情温度:朋友间互相调侃(如说潘述"住寺不叫法号"),又真诚相待,展现超越时代的友谊。
这种联句诗就像文人版的"朋友圈接龙",既有才情比拼,又有心灵共鸣,让我们看到千年前鲜活真实的文人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