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禁城

日没路且长,游子欲涕零。荒城无人路,秋草飞寒萤。
东南古丘墟,莽苍驰郊坰.黄云晦断岸,枯井临崩亭。
昔人竟何之,穷泉独冥冥。苍苔没碑版,朽骨无精灵。
俯仰寄世间,忽如流波萍。金石非汝寿,浮生等臊腥。
不如学神仙,服食求丹经。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黄昏时分路过荒废古城的所见所感,通过萧瑟的景物和深沉的思考,表达了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超脱的向往。

开头四句像电影开场:夕阳西下,道路漫长,孤独的旅人忍不住想哭。眼前是一座杂草丛生的荒城,秋草中飞舞着冷冰冰的萤火虫,画面阴森寂寥。这里用"欲涕零"三个字,让读者直接感受到旅人内心的凄凉。

中间八句是荒城特写镜头:东南方有古代废墟,郊野苍茫一片。昏黄的云层笼罩着河岸,枯井旁是摇摇欲坠的凉亭。诗人不禁发问:过去生活在这里的人都去哪了?只能看到被青苔覆盖的墓碑,连尸骨都化作了尘土。这些描写充满历史沧桑感,就像我们今天看到圆明园遗址时的感受。

最后六句是诗人的哲学思考:人生就像水上的浮萍漂泊不定,就算金石碑刻也不能永存,生命终究会像腥臭味一样消散。既然如此,不如去学神仙之道,炼丹求长生。这里反映出古人对生命短暂的焦虑,以及希望通过修仙获得解脱的愿望。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用一座荒城的景象,引发了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就像我们现在看到古城遗址或考古发现时,也会感叹"当年那么繁华的城市,如今只剩残垣断壁"。诗人把这种感受写得特别生动,最后提出的"学神仙"虽然不现实,但真切表达了古人对抗生命无常的愿望。

刘复

唐人。能诗。代宗大历中进士。德宗贞元中,官御史,分司东都。后官至水部员外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