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春草碧色分韵送朱师古知雒县得色字

二年客殊方,送君我乡邑。
岂不念家山,对此好风月。
何以慰羁旅,眼穿离鸿翼。
寄声贺父老,壶浆迓郊陌。
令君台阁人,九霄帝不隔。
新书严入县,驱骥就辕轭。
手持朱丝弦,欲奏南风律。
此意宁不佳,此事未易得。
姑置驯桑雉,先办绕床物。
相顾一大笑,浮我当举白。
长鱼随鳅虾,枯泽未容(原校:一作盈)尺。
惊雷忽破地,起视已无迹。
春湖波如天,酒作鹅儿色。
映君眉间黄,领此醉勿惜。
明朝出门看,扁舟大江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为朋友朱师古送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朋友前程的祝福,最后用豁达的饮酒场景化解离愁。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思乡与送别的矛盾(前八句) 诗人说自己在外漂泊两年,现在反而要在异乡送老乡回家。虽然自己也很想家,但眼前只能对着明月清风。看着朋友像离群的鸿雁飞走,只能托他给家乡父老捎个问候。这里用"眼穿离鸿翼"的夸张写法,突出望眼欲穿的思念。

2. 对朋友的劝勉(中间十二句) 先说朋友是朝廷栋梁("台阁人"),接着用三个比喻:像骏马套上车辕、像琴师调试琴弦,都是说朋友即将施展抱负。但诗人突然转折,说理想虽好实现却难,不如先放下公务("驯桑雉"指治理百姓),一起痛快喝酒。这里"绕床物"指酒壶,用生活化比喻显得亲切。

3. 借酒消愁的豁达(最后八句) 描写喝酒场景特别生动:酒像小鹅绒毛般的淡黄色,倒映着朋友眉间的喜气(古人认为眉间黄是吉兆)。最后用"春湖如天""扁舟大江"的壮阔画面收尾,暗示人生如惊雷般变幻无常,不如把握当下。

全诗妙在情感真实自然:从开始的惆怅,到中间的劝解,最后用豪饮化解愁绪。特别是"相顾一大笑"的细节,把文人送别时强颜欢笑又心照不宣的状态写得活灵活现。最后用春湖鹅黄的美景冲淡离愁,显得洒脱不矫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