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经南阳

平芜漠漠失楼台,昔日游人乱后来。
寥落墙匡春欲暮,烧残宫树有花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曾经繁华、如今荒凉的场景,通过对比传递出深沉的物是人非之感。

前两句"平芜漠漠失楼台,昔日游人乱后来"写眼前景象:平坦的原野上,往日的楼台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下空旷寂寥。这里的"乱"字暗示了这里可能经历过战乱或变故,曾经熙熙攘攘的游人如今都不见了。

后两句"寥落墙匡春欲暮,烧残宫树有花开"更具体地描写了废墟的景象:残破的围墙孤独矗立,春天即将过去。被火烧过的宫殿树木间,居然还有野花开放。这个细节特别动人——虽然人类建造的辉煌已成废墟,但自然生命依然顽强,野花在废墟中绽放,形成强烈对比。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楼台消失"、"残墙"、"烧焦的树"等意象生动展现繁华逝去 2. "有花开"这个细节是全诗亮点,在衰败中透出一丝生机 3. 通篇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景物描写自然流露出对兴衰无常的感慨

这种写法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再辉煌的文明也可能湮灭,但生命总会找到自己的出路。诗人没有说教,只是静静呈现这个画面,却比任何感叹都更有力量。

郑谷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