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
当空皎皎出素月,清辉乍圆还复缺。
我生决无彭祖年,岂能郁郁空忧天。
众人皆醉我亦醉,则予胸中浩浩焉。
三闾大夫何为者,醒然独卧沧江下。
我来汨罗唤不起,仰天长叹泪盈把。
刘伶尽日眠酒中,醒时双眼常朦胧。
陶潜攒眉不入白莲社,捧杯采菊坐篱东。
古来达士惟有醉,求田问舍良可愧。
丈夫负此七尺躯,岂能扰扰撄俗累。
春日村游发杏花,冬风万里飞寒沙。
此时颜色不饮酒,坐看两鬓堆霜华。
开我怀,扬君眉。
夷齐当年空饿死,陶猗亦皆龌龊儿。
请君置此名利于身外,颓然终岁无醒时。
我生决无彭祖年,岂能郁郁空忧天。
众人皆醉我亦醉,则予胸中浩浩焉。
三闾大夫何为者,醒然独卧沧江下。
我来汨罗唤不起,仰天长叹泪盈把。
刘伶尽日眠酒中,醒时双眼常朦胧。
陶潜攒眉不入白莲社,捧杯采菊坐篱东。
古来达士惟有醉,求田问舍良可愧。
丈夫负此七尺躯,岂能扰扰撄俗累。
春日村游发杏花,冬风万里飞寒沙。
此时颜色不饮酒,坐看两鬓堆霜华。
开我怀,扬君眉。
夷齐当年空饿死,陶猗亦皆龌龊儿。
请君置此名利于身外,颓然终岁无醒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饮酒为主题,表达了诗人看透世俗、追求洒脱的人生态度。全诗用直白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展现了"醉"与"醒"的辩证关系。
开头用月亮圆缺比喻人生无常,说人不可能像彭祖那样长寿,何必整天忧愁。接着提出核心观点:与其像屈原那样清醒地痛苦("三闾大夫"指屈原),不如像刘伶、陶渊明这些爱喝酒的古人一样醉眼看世界。诗人认为,真正聪明人都选择醉酒逃避现实烦恼,像陶渊明拒绝加入白莲社(佛教团体),宁可喝酒赏菊;而那些整天计较买房买地的人,实在活得太累。
诗中对比强烈:一边是春日杏花、冬日飞沙的自然美景,一边是徒增白发的忧愁;一边是饿死的伯夷叔齐(商朝隐士),一边是富可敌国的陶朱公(范蠡)和猗顿(古代富豪),但诗人都看不上。最后直接劝人放下名利,痛快喝酒,永远保持"醉"的状态——这里的"醉"其实是看透世事后的一种超脱心态。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喝酒这件日常小事,道出了对待人生的智慧:不必太较真,不必被世俗规则束缚,保持豁达才能活得自在。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特别是当人们面对压力时,诗中"众人皆醉我亦醉"的随性态度尤其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