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砚亭为陈玉叔廷尉题

佽飞拔剑心雄伟,直入深潭截龙尾。
老骨年来化石嶙,西郊夜半啼山鬼。
才子折冲尊俎旁,穷搜禹凿获琳琅。
运斤雷电起倏忽,开函波浪摇洸洋。
龙蟠凤翥风云变,艺苑词场共鏖战。
定价无论十五城,著书已足三千卷。
管城秃尽瘗山丘,墨子临岐泪不收。
谁信石卿年已老,汉家仍拜寿亭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陈玉叔(一位官员)得到一块珍贵砚台的故事,用夸张的比喻和神话色彩,赞美砚台的非凡来历和陈玉叔的才华。

逐段解析:

1. 砚台的来历不凡: 开头用神话故事般的语言说,这块砚台是勇士(佽飞)从深潭里斩断龙尾得来的,年代久远到石头都化成了龙骨的化石,连山鬼都在半夜为它哭泣。这是在说砚台材质珍贵,像龙骨一样稀有。

2. 才子得宝,如获至宝: 陈玉叔(才子)在酒席间偶然得到这块砚台,就像大禹开凿山川时发现了珍宝。他运笔如风雷,打开砚台盒时仿佛看到海浪翻涌,形容砚台激发了他的文思,让他下笔如有神助。

3. 才华横溢,名震文坛: 用“龙蟠凤翥”形容陈玉叔书法飘逸,他的文章让文坛震动,像战场厮杀一样激烈。他的才华价值连城(十五城是典故,形容宝物珍贵),著作等身(三千卷夸张说写书多)。

4. 砚台虽老,精神永存: 最后说即使毛笔写秃了、砚台用旧了(管城秃尽),但它的精神不灭。就像三国关羽(寿亭侯)年老仍被敬重,这块砚台虽然古老,但依然被珍视,暗示陈玉叔的才华和功绩会流芳百世。

核心思想: 通过一块砚台的神奇故事,夸赞陈玉叔的才华和成就。砚台象征他的文采,而斩龙、化石等夸张描写,都是为了突出“宝物配英才”的主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