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一 偶览稗史载王文成梦郭景纯极言王导之奸反导阴主之也因为赋此
好个夷吾,渡江后、久窥神器。
谁更念、神州未复,江河顿异。
堪笑一生苏武节,曾无半点新亭泪。
问乱臣、贼子出臣家,谁之罪。
王与马,久分据。
敦与导,还同计。
算败终为相,成当为帝。
漫惜伯仁由我死,太真拔舌斯何意。
叹谁将、赵盾弑君看,书其事。
谁更念、神州未复,江河顿异。
堪笑一生苏武节,曾无半点新亭泪。
问乱臣、贼子出臣家,谁之罪。
王与马,久分据。
敦与导,还同计。
算败终为相,成当为帝。
漫惜伯仁由我死,太真拔舌斯何意。
叹谁将、赵盾弑君看,书其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借古讽今,用历史典故批评政治阴谋和虚伪忠义。全词围绕东晋权臣王导展开,语言犀利直白,充满讽刺意味。
上阕开篇就用"好个夷吾"讽刺王导(字夷吾)表面忠厚实则野心勃勃。"久窥神器"直接点破他想篡位的野心。接着用"神州未复"批评他偏安江南,不思收复北方失地。"苏武节"和"新亭泪"两个典故形成对比——苏武宁死不屈是真忠臣,而王导等人空谈爱国却无实际行动。最后三句更是犀利质问:乱臣贼子出自大臣家族,这到底是谁的过错?
下阕进一步揭露政治阴谋。"王与马"指王导家族和司马皇室的权力斗争,"敦与导"揭示王导与叛将王敦暗中勾结。"败终为相,成当为帝"八字道破权臣的算计:事败可保相位,事成就能称帝。接着用"伯仁由我死"的典故(王导见死不救导致忠臣周顗被杀)和"太真拔舌"(温峤被割舌)的惨剧,揭露政治斗争的残酷。结尾借"赵盾弑君"的典故,暗示史书应该如实记载这些权臣的罪行。
全词最大特点是: 1. 用大白话写历史,如"好个夷吾""算败终为相"等句,通俗有力 2. 善用对比手法,如苏武的忠贞对比王导的虚伪 3. 连续用典却通俗易懂,每个典故都服务于批判主题 4. 结尾的质问发人深省,暗示历史教训值得当代人警惕
本质上这是首政治讽刺词,借东晋故事揭露所有时代权臣的虚伪本质,警示后人不要被表面忠义所迷惑。作者用词犀利如刀,把历史人物的真面目剖开给读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