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对雪(己亥岁。)

帝城东风作春雪,千花堕地吹还灭。
云气微分五凤楼,日华稍动苍龙阙。
天涯对节每思亲,况复愁中数见春。
坐忆高堂献生菜,朝来说著远行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京城下雪的场景,同时融入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全诗情感细腻,画面感强,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生动刻画,也有对内心情感的真诚表达。

前四句写景:京城东风吹来春雪,雪花像花瓣一样飘落,刚触地就被风吹散。云气微微散开,隐约露出皇宫的轮廓;阳光渐渐移动,照耀着宫殿的屋檐。这里用"五凤楼""苍龙阙"代指皇宫建筑,既展现雪中京城的壮丽,又暗示诗人身处官场的身份。

后四句抒情:每逢佳节(立春)就格外思念亲人,更何况是在忧愁中多次经历春天。坐着回忆家中长辈准备春盘(立春吃生菜的习俗)的场景,早晨听到别人谈论远行之人时更添伤感。诗人通过"献生菜"这个立春习俗的细节,把节日氛围与思亲之情自然融合,最后"远行人"的意象既指他人,也暗含自己漂泊在外的处境。

全诗妙在将节气特征(春雪)、节日习俗(生菜)、建筑特色(凤楼龙阙)与游子思亲的永恒主题完美结合,用轻盈的春雪反衬沉重的乡愁,用华丽的宫阙对比孤独的内心,在时空交错中完成了一次动人的情感表达。

傅若金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