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龙十咏 其八 李相读书龛
嵓壑有奇胜,缥缈馀风烟。
石室谁所留,尚倚苍崖巅。
慨想龛中人,于今几何年。
遗迹虽未泯,山深月空悬。
伊予陋庸姿,复苦尘务牵。
此道难坐进,低头愧前贤。
尚幸忝私淑,静修有薪传。
终当谢浮世,于兹订遗编。
石室谁所留,尚倚苍崖巅。
慨想龛中人,于今几何年。
遗迹虽未泯,山深月空悬。
伊予陋庸姿,复苦尘务牵。
此道难坐进,低头愧前贤。
尚幸忝私淑,静修有薪传。
终当谢浮世,于兹订遗编。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深山石室中读书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先贤的敬仰和自己无法摆脱世俗的惭愧。
开头四句写景:山间有奇妙的风景,云雾缭绕。石室建在高高的山崖上,不知道是谁留下的。这里用"缥缈"的云雾和"苍崖"的险峻,营造出一个远离尘世的仙境。
中间六句抒情:诗人想象当年在这里读书的隐士,感叹时光流逝。虽然隐士的遗迹还在,但山深月明,物是人非。想到自己被世俗事务所困,不能像先贤那样专心修行,感到十分惭愧。
最后四句表明心志:虽然自己不够优秀,但幸运的是还能学习先贤的教诲。诗人决心将来要远离浮华的世界,在这里整理先贤留下的著作。"静修有薪传"用"薪火相传"的典故,表示要把先贤的精神传承下去。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用隐士的清修反衬自己的世俗,表达了向往隐居生活却又无法摆脱现实矛盾的复杂心情。语言清新自然,写景与抒情结合紧密,最后表明心志显得水到渠成。
安熙
安熙(公元一二六九年至一三一一年)字敬仲,号默庵,藁城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六年,卒于武宗至大四年,年四十三岁。少慕刘因之名,欲从之游。因没,不果,乃从因门人乌冲问其绪说,尊信力行。家居教授,垂数十年;四方来学者,多有成就。熙作有默庵集五卷,《四库总目》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