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咏菊影
繁花似雪。
正晚风悄悄,吹上檐铁。
开遍东篱,斜月初明,枝枝瘦影幽绝。
流云千点琼英碎,看细叶、和花一抹。
任教它、玉女春葱,镜里总难攀折。
怊怅星河欲曙,露寒翠袖薄,幽恨空切。
短笛凄凉,不管生愁,旧恨又还重叠。
依依莫把银墙度,怕转眼、韶光催别。
待夜来、携酒花间,重醉昔年风月。
正晚风悄悄,吹上檐铁。
开遍东篱,斜月初明,枝枝瘦影幽绝。
流云千点琼英碎,看细叶、和花一抹。
任教它、玉女春葱,镜里总难攀折。
怊怅星河欲曙,露寒翠袖薄,幽恨空切。
短笛凄凉,不管生愁,旧恨又还重叠。
依依莫把银墙度,怕转眼、韶光催别。
待夜来、携酒花间,重醉昔年风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菊影的唯美画面,同时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全词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1. 菊影之美(开头到"镜里总难攀折") 开篇用"繁花似雪"形容月光下的菊花,营造出银白色的梦幻感。晚风吹动屋檐铁马(古代屋檐下的金属装饰),发出轻微声响。月光斜照在东篱的菊花上,投下清瘦幽雅的影子。流动的云朵把月光剪碎,花与叶在夜色中融为一体,就像再灵巧的手也摘不下的镜中花,突出菊花影子的虚幻美感。
2. 孤独愁绪("怊怅星河欲曙"到"旧恨又还重叠") 随着星河渐淡、天色将明,穿着单薄衣衫的主人公感到寒意,心中涌起无人理解的惆怅。远处传来的短笛声非但不能排解愁绪,反而勾起往事,让新旧愁绪层层堆积。这里用"翠袖薄"暗示主人公可能是位女子,在寒夜中独自徘徊。
3. 珍惜当下(最后部分) 诗人劝告不要轻易越过银白色的矮墙(可能指现实与理想的界限),因为美好时光转瞬即逝。最后决定带着酒在花间夜饮,重温往日的快乐,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全词最妙处在于: - 通篇写"影"不见"影"字,却用月光、流云、镜中等意象让影子始终存在 - 把菊花影子写得既清冷又温柔,像可触不可及的梦境 - 结尾的"携酒花间"与开头的"东篱"呼应,暗含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但多了几分时光易逝的伤感
这首词像月光下的水墨画,用朦胧的笔触画出菊影,又像首夜曲,在笛声与星光中诉说着每个人都懂的惆怅——那些抓不住的美好,和回不去的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