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诬代常山吴权作

相逢白昼间,岂尽攫金者。
亦有披裘生,采芝当盛夏。
东陵高西山,孰辨真与假。
长睇天地间,兹怀向谁写。
不疑怀直躬,取惑在同舍。
白璧栖青蝇,可损连成价。
大夫垂贞观,庶雪覆盆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被冤枉时的委屈和坚持清白的心境。

开头用对比手法说:白天遇到的人不全都是小偷("攫金者"指偷金子的人),也有穿着破皮袄在夏天采灵芝的隐士。这里用"采芝"比喻品行高洁的人。

接着用典故说:东陵的瓜(秦朝隐士邵平种的瓜)和西山的薇菜(伯夷叔齐隐居时吃的野菜),谁能分清哪个更真更假?表达现实中真假难辨的困境。

然后直抒胸臆:放眼天地间,这满腹委屈能向谁诉说?就像西汉的直臣隽不疑,反而因为太正直被同僚怀疑。这里用历史典故表达"好人反被误解"的无奈。

最后用比喻明志:白玉就算落了苍蝇(比喻被污蔑),也不会降低它本身的价值。诗人坚信就像镜子能照出真相,终有一天能洗清冤屈。"覆盆"指倒扣的盆子,比喻黑暗的处境,但总有重见天日的时候。

全诗通过历史典故和自然比喻,表达了"清者自清"的信念,虽然暂时蒙冤受屈,但真相终将大白。诗中"采芝""白璧"等意象清新高洁,传递出文人面对诬陷时保持气节的精神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