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jiàn)书函。
隋炀帝为南游江都不顾安全,九重宫中有谁理会劝谏书函。
乘兴句:此言不戒严,意谓炀帝骄横无忌,毫无戒备。九重:指皇帝居住的深宫。省:明察,懂得。谏书函:给皇帝的谏书。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zhàng)泥半作帆。
春游中全国裁制的绫罗锦缎,一半作御马障泥一半作船帆。
宫锦:供皇家使用的高级锦缎。障泥:马鞯,垫在马鞍的下面,两边下垂至马蹬,用来挡泥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隋炀帝为南游江都不顾安全,
九重宫中有谁理会劝谏书函。
春游中全国裁制的绫罗锦缎,
一半作御马障泥一半作船帆。
注释
张《笺》编此诗于大中十一年(857),时商隐因柳仲郢推荐,任盐铁推官,游江东。隋宫:隋炀帝杨广建造的行宫。《舆地纪胜》:"淮南东路,扬州江都宫,炀帝于江都郡置宫,号江都宫。"《嘉庆一统志》:"江苏省扬州府古迹:临江宫在江都县南二十里,隋大业七年,炀帝升钓台临扬子津,大燕百僚,寻建临江宫于此。显福宫在甘泉县东北,隋城外离宫。……江都宫在甘泉县西七里,故广陵城内。中有成象殿,水精殿及流珠堂,皆隋炀帝建。……十宫在甘泉县北五里,隋炀帝建。《寰宇记》:十宫在江都县北五里,长阜苑内,依林傍涧,高跨冈阜,随城形置焉。曰归雁、回流、九里、松林、枫林、大雷、小雷、春草、九华、光汾。"
乘兴句:《晋书·舆服志》:"凡车驾亲戎,中外戒严。"此言不戒严,意谓炀帝骄横无忌,毫无戒备。
九重:指皇帝居住的深宫。省:明察,懂得。谏书函:给皇帝的谏书。
宫锦:供皇家使用的高级锦缎。
障泥:马鞯,垫在马鞍的下面,两边下垂至马蹬,用来挡泥土。
赏析
此诗讽咏隋炀帝奢侈嬉游之事。首二句写炀帝任兴恣游,肆行无忌,且滥杀忠谏之士,遂伏下杀身之祸。次二句取裁锦一事写其耗费之巨,将一人与举国、宫锦与障泥和船帆对比,突出炀帝之骄奢淫逸。然而全诗无一议论之语,于风华流美的叙述之中,暗寓深沉之虑,令人鉴古事而思兴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您分析这首诗。
《隋宫》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一首诗,主要描述了隋朝宫廷的生活情况。诗中的内容富有讽刺意味,批判了隋朝统治者只顾自己的享受,不顾百姓的疾苦。接下来,我会逐句为您解析:
第一句“乘兴南游不戒严”,写的是隋朝的皇帝兴致勃勃地到南方巡游,但并未做好充分的安全警戒和准备。这里暗示了隋朝皇帝的行事风格,有些轻率,没有充分考虑到国家的安危。
第二句“九重谁省谏书函”,则进一步揭示了隋朝皇帝的独断专行。即使有人提出劝谏和建议,皇帝也不一定会听取和反思。“九重”指的是皇宫,暗示了皇帝身处深宫之中,与外界隔绝,难以听到真实的声音。
第三句“春风举国裁宫锦”,描述了隋朝全国范围内都在为皇宫制作精美的锦缎。这是为了展现皇宫的繁华和奢华。然而,这种繁华背后是百姓的辛劳和负担。
最后一句“半作障泥半作帆”,则进一步揭示了这种繁华的代价。全国制作的精美宫锦,一半用作皇帝车马的装饰(障泥),一半用来制作船帆。这暗示了隋朝为了维持其奢华生活,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频繁地南游巡游,需要用到大量的船只。这也反映了隋朝皇帝只顾自己的享受,不考虑百姓的生活和国家的长远发展。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隋朝宫廷的奢华和皇帝的行事风格,批判了隋朝统治者的挥霍无度和不顾百姓的疾苦。同时,也暗示了隋朝兴盛背后的社会矛盾和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