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王左丞

南极诸星映赤霄,东风二月满青条。
焚香凤阁春开宴,鸣玉龙墀午散朝。
但使经纶齐稷契,不劳服食慕松乔。
日长自度升平曲,閒听云间合《九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员(王左丞)的日常生活和理想抱负,充满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

前四句用华丽的画面开场:南天星辰辉映着宫殿,春风染绿了柳枝。在皇宫里焚香设宴,官员们玉佩叮当地退朝——这些意象共同勾勒出春日朝廷的祥和景象。这里用"凤阁""龙墀"等皇家建筑代指朝廷,暗示主人公身份尊贵。

中间四句转入议论:只要能把治国才能发挥得像古代贤臣稷、契那样,就不必羡慕神仙(松乔指仙人)的长生之术。这里通过对比,强调务实为民比追求个人长生更有价值。

最后两句最有趣:在漫长的春日里,主人公自己谱写太平乐曲,闲来聆听天上仙乐《九韶》。这里的"自度曲"既指创作音乐,也暗喻治理国家的智慧;而"云间仙乐"则象征着理想中的治世之音。诗人通过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把一位既能勤政又懂生活情趣的官员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全诗妙在将朝廷生活写得既庄重又闲适,把政治理想融入日常场景,没有说教味。特别是最后"闲听仙乐"的细节,让整首诗在歌功颂德之余,多了几分文人雅士的洒脱气质。

傅若金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