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

文姬留此曲,千载一知音。
不解胡人语,空留(一作愁)楚客心。
听随边草动,意入陇云深。
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在鄂渚(湖北一带)听一位姓杜的官员弹奏胡琴时的感受。

开头用蔡文姬(东汉才女)的典故,说这首曲子流传千年终于遇到知音,暗示弹琴者技艺高超。但紧接着转折:虽然琴声动人,但听不懂胡人语言(指胡琴曲调中的异域情感),只能让听者(楚客,指诗人自己)徒增思乡的愁绪。

五六句用画面感极强的描写:琴声像边疆的野草随风起伏,意境又像陇山(西北)的云霞般深远。这里用"边草""陇云"暗示胡琴曲调中的塞外风情。

结尾最妙:诗人听着长江上的琴声,忽然感觉像是听到了昭君出塞时凄凉的胡笳声。这里把眼前的琴声与历史典故交融,既夸琴技逼真,又暗含对离乡背井之人的同情。全诗通过"听不懂但深受感动"的矛盾心理,展现了音乐超越语言的力量。

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