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宁静画面,通过几个简单却生动的细节,传递出秋天独有的美感和诗人对自然的感悟。
前两句"穫稻已空霜未落,秋风虽老雁犹迟":庄稼已经收割完,但霜还没降下;秋风虽然带着凉意,但大雁南飞的动作却显得慢悠悠的。这里用"空"和"迟"两个字,巧妙写出了秋末那种不慌不忙的节奏感,既交代了季节特征,又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后两句"丹林黄叶斜阳外,绝胜春山暮雨时":火红的树林、金黄的落叶映着斜阳,在诗人眼里,这景象比春天山间的暮雨还要美。这里用"丹"和"黄"的暖色调,搭配"斜阳"的柔光,画出了一幅温暖明亮的秋景图。最后一句的对比特别有意思——一般人觉得春天最美,诗人却认为秋色更胜一筹,这种反常规的审美,反而让秋景显得更独特、更打动人心。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画的一幅水彩画,没有刻意说愁,只是淡淡地记录眼中所见,却让人感受到秋天那种温暖又带着一丝寂寥的美。诗人用"空霜""老风"这些拟人化的描写,让秋天有了性格,像个从容不迫的老人,在告别前展示自己最灿烂的一面。这种对平凡景物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悟,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杜耒
杜耒lěi(?——1225),南宋诗人。字子野,号小山,今江西抚州人。尝官主簿,后入山阳帅幕,理宗宝庆三年死于军乱。其事迹见于《续资治通鉴》卷一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