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潘述自长城至霅上与昼公汤评事游集累日时司直李公瑕往苏州有阻良会因与二公联句以寄之(第十句缺一字)

离念非前期,秋风忽已至(述)。
芸黄众芳晚,摇荡居人思(昼)。
白霜凄以积,高梧飒而坠(衡)。
悠然越山川,复此恨离异(述)。
时景易迁谢,欢叙难兼遂(昼)。
惜分缓回舟,怀遥企归驷(衡)。
休浣情自高,来思日云未(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朋友相聚又别离的复杂情感,语言自然流畅,充满画面感。

开篇用"秋风忽已至"点明季节,突然的秋风暗示离别来得猝不及防。众人眼中的秋景各不相同:有人看到花草凋零("芸黄众芳晚"),有人注意白霜堆积、梧桐叶落,这些景物描写都烘托出萧瑟的离愁。

中间部分直接抒发情感:山川虽美却要分离("悠然越山川,复此恨离异"),欢乐时光总是短暂("时景易迁谢,欢叙难兼遂")。"惜分缓回舟"这个细节很动人——明明舍不得分开,却又要慢慢划船离去,把矛盾心理写得真切。

最后用"休浣情自高"(放下琐事时情感最纯粹)和"来思日云未"(不知何时能再相聚)结尾,留下淡淡惆怅。全诗就像几个朋友在秋日长亭边的对话,有人先说起风景,有人接着感叹,最后大家陷入沉思,把秋天特有的感伤和友情的珍贵都浓缩在这短短的联句中。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