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

池塘夜歇清明雨,绕院无尘近花坞。五丝绳系出墙迟,
力尽才瞵见邻圃。下来娇喘未能调,斜倚朱阑久无语。
无语兼动所思愁,转眼看天一长吐。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荡秋千后的细腻情态,通过日常小场景传递出深藏的愁绪。

前两句用"池塘""花坞"等意象勾勒出雨后清幽的庭院环境,为后续情节铺垫。"五丝绳系出墙迟"生动展现秋千荡得又高又远,绳子都快够不着了,暗示女子玩得尽兴。"力尽才瞵见邻圃"这个细节特别传神——她用力荡到精疲力竭时,才勉强能看到隔壁园子,让读者仿佛亲眼看见秋千划出的高高弧线。

后四句笔锋转向人物神态描写:女子下来后气喘吁吁,靠着栏杆长时间沉默。这种反常的安静中,"无语兼动所思愁"点明她表面玩得开心,内心却藏着心事。最后"转眼看天一长吐"的收尾极具画面感——她抬头望天,长长吐气,把想说又说不出的愁绪都化在这声叹息里,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全诗妙在通过荡秋千这个活泼场景,反衬出人物内心的孤寂。女子看似在玩耍,实则是借运动宣泄情绪,当停下来时,那些被暂时遗忘的愁思又涌上心头。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让惆怅显得更加深刻动人。

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