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引

青天有月兮照八荒。
银汉无云兮流素光。
平分寒暑兮变炎凉。
几人欢乐兮几悲伤。
叹明月之弗改,念人生之靡常。
或醉饱于夏屋,或困敝于康庄。
一瓢寒士,千乘侯王。
泥涂囚虏,珠翠名倡。
或安居于甲第,或流落于他乡。
百年能几,毕竟亡羊。
惟达人之知命,且对月而衔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明月引》用月亮作为引子,展开了一幅人生百态的对比画卷,核心思想是:在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类的命运无常而渺小,唯有豁达才能活得通透。

上半部分(前六句)像是舞台布景:月亮公平地照亮整个世界,它不管人间冷暖,只是静静看着有人欢喜有人愁。诗人感叹月亮永恒不变,而人生却充满变数——这里用月亮做"参照物",立刻让人类命运的短暂感凸显出来。

中间部分(接下来十句)像快速切换的电影镜头:贫富、贵贱、得失的极端对比像走马灯一样闪过。吃撑的富人和饿肚子的穷人,坐豪车的贵族和当囚徒的犯人,戴珠宝的歌姬和住豪宅的权贵,还有流浪异乡的游子...这些画面不加评判,但密集的对比自带冲击力,就像用手机快速刷过各种人生短视频。

结尾四句是诗人的"弹幕评论":人一辈子很短,拼命追求的东西可能像追羊一样白费力气("亡羊"暗指《庄子》里追羊跑丢的寓言)。只有看透命运的人,才会举杯邀明月——这个动作既洒脱又孤独,像是和永恒达成了和解。

全诗妙在三点: 1. 用月亮当"直播摄像头",冷静记录人间悲欢而不说教 2. 对比写法像现代蒙太奇,不评论谁对谁错,让画面自己说话 3. 结尾不灌鸡汤,承认人生无奈,但给出"与明月共饮"这种浪漫的解决方案

本质上这是首"佛系生存指南",用月亮疗愈人间焦虑。今天读来依然有共鸣——当我们刷朋友圈看到有人炫富有人卖惨时,抬头看看那个照过古人的月亮,突然就觉得没那么焦虑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