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带点忧愁的山水画卷,语言清新自然,读起来像在看一幅水墨画。
前两句写溪水和钟声:清澈的小溪永远流不完,树林边传来寺庙稀疏的钟声。这里用"不极"形容溪水,让人感觉溪流永无止境;"疏钟"的钟声时有时无,更显出山林的幽静。
中间四句是精彩的山水描写:鸟儿飞过的山路连着山间小屋,滩头的水声像春天在跳动。水位退去后露出新的河岸,云雾升起时显出群峰的本色。这里"滩声落水春"特别生动,把流水声比作春天在跳跃;"云起本多峰"则像揭开面纱,云雾散开才知原来有这么多山峰。
最后两句透出思乡之情:听到峡谷中猿猴的啼叫让人发愁,望向家乡方向只见烟雾笼罩的重重树林。猿啼在古代诗歌中常代表哀愁,加上"烟树重"的遮挡,把想家却看不见的惆怅写得含蓄又深刻。
全诗就像用文字作画,先画溪流钟声,再添飞鸟山屋,接着描摹水声云雾,最后用猿啼烟树点出心事。表面是写景,实则借景抒情,把对家乡的思念融入山水之中,让人感受到诗人静中有愁的复杂心境。
林应亮
福建侯官人,字熙载,一作载熙。林春泽子。嘉靖十一年进士。官至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有《少峰草堂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