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二首 其一
六街灯火初收,匆匆又过元宵后。
宫梅半吐,池冰未泮,暖内微逗。
料峭馀寒,迷离轻霭,着花催柳。
看韶华点染,春光岁岁。
争谱出,江山绣。
紫禁承恩非偶。
御炉香,时携满袖。
茅檐下士,荷衣贱子,只宜𤱶亩。
白玉重阶,黄金高殿,此身奇构。
喜尧天舜日,熙熙皞皞,四方安阜。
宫梅半吐,池冰未泮,暖内微逗。
料峭馀寒,迷离轻霭,着花催柳。
看韶华点染,春光岁岁。
争谱出,江山绣。
紫禁承恩非偶。
御炉香,时携满袖。
茅檐下士,荷衣贱子,只宜𤱶亩。
白玉重阶,黄金高殿,此身奇构。
喜尧天舜日,熙熙皞皞,四方安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元宵节后的京城景象,同时对比了宫廷与平民生活的巨大差异,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赞美。
上阕写景: 元宵节刚过,街上的灯火渐渐熄灭。宫里的梅花半开,池塘的冰还没完全融化,但已经能感受到微微的暖意。乍暖还寒的天气里,薄雾朦胧,催促着花草树木生长。年复一年,春光总是这样装点着锦绣江山。
下阕抒情: 在紫禁城里受皇帝恩宠的人毕竟少数(他们衣服上总带着御炉的香气)。而像我这样的普通读书人,只适合在田间地头生活。那些白玉台阶、黄金宫殿的富贵景象,对我来说就像奇特的建筑。值得高兴的是,现在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到处都是一派祥和景象。
全词通过对比手法: - 时间对比:冬去春来的季节交替 - 空间对比:辉煌的皇宫与朴素的茅屋 - 身份对比:受宠的官员与平凡的读书人 - 最终落脚点:虽然个人境遇不同,但生活在太平盛世就是幸福
语言特色: 用"宫梅半吐""池冰未泮"这样具体的景物描写来表现初春特征,"白玉重阶,黄金高殿"的夸张手法凸显宫廷奢华。最后"尧天舜日"的典故赞美明君统治,整体呈现出含蓄典雅又通俗易懂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