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笔记贼入空室颂

平生一片痴,妄意室中物。
自言富可待,到了贫彻骨。
一宵入人家,百宝认髣髴。
拣得真金身,明处是泥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了一个小偷的故事,讽刺了贪心妄想最终一场空的道理。

第一句"平生一片痴"说这人一辈子都傻乎乎的,总做白日梦。"妄意室中物"指他整天幻想别人家的财物,觉得偷东西就能发财。

中间四句像讲笑话:小偷自信满满觉得能偷到宝贝(自言富可待),结果穷得叮当响(到了贫彻骨)。晚上溜进别人家(一宵入人家),在黑暗里把破烂当宝贝(百宝认髣髴)。

最妙的是结尾:他千挑万选偷了个"金佛"(拣得真金身),天亮才发现是泥菩萨(明处是泥佛)。就像现在有人抢银行抢到一包练功券,既好笑又活该。

全诗用小偷的荒唐经历告诉我们:总想不劳而获的人,就像在黑暗中把泥巴当黄金,最终只会自欺欺人,落得一场空。语言特别接地气,像在讲市井笑话,但道理很深刻。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