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生动画面,语言简单却充满力量感。
前两句"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像电影镜头一样:先俯拍清澈见底的碧绿江水,再仰拍滔天巨浪冲上天空。这一静一动的对比,既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秀丽,又暗示了江面风浪的凶猛。
后两句笔锋一转,用"惯是湖边住"点出主人公是熟悉水性的当地人。最妙的是"舟轻不畏风"这句,轻巧的小船在狂风中反而更灵活,既写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暗含人生哲理——看似弱小的东西,只要掌握规律,反而能驾驭强大的力量。
全诗短短20字,没有华丽辞藻,却通过江浪与轻舟的对比,展现了江南人面对自然时的从容自信,传递出一种"以柔克刚"的生活智慧。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