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题粲生妹“月榭寻诗图”

一片空明,数重罨画,平分水榭云寮。羡朅来诗境,如此清超。

试向图中觅句,应较胜、台上吹箫。凭栏处、檀痕细招,钗玉频搔。

迢迢昼长莫遣,向日里寻诗,寻到中宵。更吟风梧叶,叶叶飘萧。

飘坠几分秋意,和月影、晕上轻绡。凭传语、夜寒露凉,莫尽推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诗情画意的月下寻诗图,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画面之美 开篇就用"空明""罨画"勾勒出月光笼罩下的朦胧美景,水榭楼台仿佛漂浮在云水之间。诗人羡慕画中人的清雅环境,觉得在这样的地方写诗,比古代弄玉吹箫的传说更风雅。通过"檀痕""钗玉"这些细节,我们能看到画中女子凭栏沉思、轻抚发簪的生动姿态。

2. 寻诗之趣 下半阕展现了一个痴迷诗歌创作的文人形象:从白天找到深夜,连梧桐落叶的沙沙声都成了灵感来源。最妙的是把"飘落的秋意"比作水墨在绢布上晕染,月光与落叶共同构成流动的诗意。这种将视觉、听觉融为一体的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3. 温情提醒 结尾笔锋一转,像朋友般叮嘱画中人:夜寒露重,别太沉迷推敲诗句。这种关怀让整首词在风雅中透出人情味,暗示艺术创作固然美好,但也需保重身体。

全词就像在看一卷会动的古画:月光水榭中,女子时而倚栏沉思,时而提笔记录随风飘来的诗句,落叶与月影在她衣袂间流转。诗人用文字把我们带进了这个充满诗意的夜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