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者

少壮彼何人,种花荒苑外。
不知力田苦,却笑耕耘辈。
当春卖春色,来往经几代。
长安甲第多,处处花堪爱。
良金不惜费,竞取园中最。
一蕊才占烟,歌声已高会。
自言种花地,终日拥轩盖。
农夫官役时,独与花相对。
那令卖花者,久为生人害。
贵粟不贵花,生人自应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比花农和普通农民的命运,讽刺了社会的不公和价值观的扭曲。

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一个年轻花农的形象:他在皇家园林外种花,不用像普通农民那样辛苦种地,反而嘲笑那些种田的人。春天时靠卖花赚钱,这门生意已经传了好几代。长安城里富贵人家很多,大家都争着买最好的花,不惜花大价钱。花才刚开,买花的人就已经开始歌舞宴会了。

后半部分则转向批判:花农炫耀自己种花的地方整天车马不断(说明生意很好),而普通农民却被官府征去服劳役,只能独自对着田地发愁。诗人最后点明主旨:让卖花的人长期得利,其实是对百姓的伤害。社会应该重视粮食而不是鲜花,这样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这首诗的巧妙之处在于: 1. 用花农的轻松得意对比农民的辛苦悲惨 2. 揭露了富人挥霍无度、穷人生计艰难的社会现实 3. 提出了"重视粮食生产才是治国之本"的深刻见解 4. 语言朴实但对比强烈,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本质上是在批评社会上的铺张浪费现象,呼吁人们关注更基本的民生问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