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四首 其四
记丹霄亲闻天语,长聊词赋能擅。
右银台路承恩最,切名重槐应观。
瑶水宴,早应制,诗成禁里争传遍。
红墙隔断,奈旧日神交,几年联籍,相见恨遍晚。
莼鲈兴,要趁秋帆稳便,碧空万里云敛。
洞庭香橘千头熟,到及新霜红染。
南去雁,恰一路,随君影落吴洲远。
江城岁晏,恣小榼轻舟,落梅残雪,寄我醉吟卷。
右银台路承恩最,切名重槐应观。
瑶水宴,早应制,诗成禁里争传遍。
红墙隔断,奈旧日神交,几年联籍,相见恨遍晚。
莼鲈兴,要趁秋帆稳便,碧空万里云敛。
洞庭香橘千头熟,到及新霜红染。
南去雁,恰一路,随君影落吴洲远。
江城岁晏,恣小榼轻舟,落梅残雪,寄我醉吟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宫廷文人回忆往昔荣光,又渴望归隐江湖的复杂心境。
上阕用"丹霄""天语"等词回忆在皇宫中受皇帝赏识的辉煌时光——那时他的诗词在宫中广为传诵,但"红墙隔断"暗示宫廷生活其实束缚了他的自由。最后一句"相见恨晚"透露出对知音难觅的遗憾。
下阕笔锋一转,用"莼鲈""秋帆"等意象表达归隐之志。诗人想象着乘船南归的场景:秋高气爽的碧空、洞庭湖畔熟透的橘子、南飞的雁群,这些明快意象与上阕的宫廷氛围形成鲜明对比。结尾处"小榼轻舟""醉吟卷"的闲适画面,生动展现了文人向往的诗酒逍遥生活。
全词最动人之处在于两种生活的强烈对比:一边是受制于人的宫廷荣耀,一边是自由自在的江湖生活。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把这种人生选择时的矛盾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古代文人在仕与隐之间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