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

_碎梅花一断肠。送斜阳。风烟缥渺月微茫。又昏黄。
平野寒芜何处断,接天长。短篱浅水橘青黄。度清香。
要做神仙,炼丹工夫,譬之似闲。但姹女乘龙,金公御虎,玉炉火炽,土釜灰寒。铅里藏银,砂中取汞,神水华池上下间。山田内,有一条径路,直透泥丸。
一声雷震昆山。真橐_、飞冲夹脊关。见白雪漫天,黄芽满地,龟蛇缭绕,乌兔掀翻。自古乾坤,这些离坎,九转烹煎结大还。灵丹就,未飞升上阙,且在人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杨柳枝》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的仙境景象,同时也融入了道家追求长生不老的修炼理念。下面我们一起来解读这首诗的意境和内涵。

诗的开头提到的“碎梅花一断肠。送斜阳”,仿佛是说夕阳下梅花凋零,引发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同时也暗示著一天的结束。这背后隐含的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对修道漫长之路的体验。

“风烟缥缈月微茫。又昏黄”描述了一种朦胧的景象,表明在这片风烟弥漫、月光昏黄的环境中,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作用,让人不禁心生向往。

“平野寒芜何处断,接天长”则展现出一幅辽远的景象,平野上的荒草连绵不断,仿佛与天相连。这里可能象征着修炼者追求无尽的修行之路,即使前路漫长,也依旧向往。

“短篱浅水橘青黄。度清香”描绘了篱笆边的浅水与青黄的橘子,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可能象征着修炼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考验和收获的美好体验。

诗的下半部分转入了对修炼过程的描述。“但姹女乘龙,金公御虎,玉炉火炽,土釜灰寒”运用了道家修炼中的术语,其中“姹女”和“金公”指代修炼过程中的阴阳二气,“玉炉火炽”和“土釜灰寒”则是描述修炼中的内在变化和外部环境。

“铅里藏银,砂中取汞,神水华池上下间”则是描述在修炼过程中,如何通过各种方法提炼出珍贵的精气。“山田内,有一条径路,直透泥丸”形象地比喻了修炼过程中要找到一条直达心性的路径。

“一声雷震昆山。真橐_、飞冲夹脊关”则描绘了修炼过程中的关键时刻,仿佛有力量穿过身体,直达更高层次的境界。

最后,“见白雪漫天,黄芽满地,龟蛇缭绕,乌兔掀翻”描述了修炼成功后的景象,仿佛看到了纯洁的雪覆盖大地,黄芽生机勃勃,各种象征性的动物正在活跃。这象征著修炼者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纯净无瑕的境界。

“自古乾坤,这些离坎,九转烹煎结大还。灵丹就,未飞升上阙,且在人寰”则点明了修炼的最终目标是“结丹”,即修炼成形,但是即使成就了灵丹,也暂时留在人间,没有立刻飞升上天。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展示了道家修炼的奇妙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修炼者追求长生不老与心灵升华的美好愿望。

葛长庚

白玉蟾(1134~1229),原名葛长庚,世称紫清先生。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人。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其七绝诗《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所著《道德宝章》(又称《老子注》),文简辞古,玄奥绝伦,独树一帜,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他著作有《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