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中清晨的萧瑟场景,传递出诗人孤独愁苦的心境。
开头两句写诗人病中起床的狼狈模样:清晨勉强爬起来,病还没好,懒洋洋地推开窗户,眼睛酸涩得直眨巴。这里用"阑跚""婆娑"这些动作描写,生动展现出病人的虚弱状态。
中间四句用风雨中的景物烘托凄凉:斜着吹的风在院子里发狂似的摇晃树木,细密的小雨打在竹帘上,泛起冰冷的水波纹。这里"狂吹""冷作波"的描写很有画面感,让人仿佛能看到风雨交加的场景。后两句更巧妙:花香微弱得快要消散,而大雁的叫声却格外清晰——这里用花香渐弱对比雁声渐多,暗示秋天将至,带出时光流逝的惆怅。
最后两句点明愁绪的根源:诗人自比汉代病居茂陵的司马相如,都是流落天涯的失意人。最妙的是"书空"这个细节——用手指在空中比划写字,这个动作把那种无人倾诉、只能对空气发泄的孤独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病人起床的特写,拉到风雨庭院的中景,再转向花香雁声的听觉描写,最后定格在诗人对空书写的落寞身影。通过这些细腻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个秋日清晨的冷清与一位病中诗人的寂寥。
袁树
(1730—?)浙江钱塘人,字豆村,号香亭。袁枚从弟。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官肇庆知府。工诗画,精鉴别。有《红豆村人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