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在黄昏时分思念家乡的孤独画面。
上片写景: 夕阳西下,风吹着卷起的船帆。游子在天涯漂泊,望着稀疏柳枝上归巢的乌鸦,水面倒映着片片晚霞。这些景物都染上了淡淡的红色,暗示着游子内心的忧伤。
下片抒情: 诗人劝自己别靠着栏杆看远去的船只,因为这样只会让心情更糟。他形容自己消瘦得腰都细了,刚借酒消愁,酒醒后忧愁又涌上心头。最后两句特别动人:这时候谁能理解我的心情呢?只有不停地弹奏琵琶,才能排解这份愁绪。
全词用简练的语言,通过"风帆"、"暮鸦"、"断霞"等意象,把游子思乡的愁绪写得既含蓄又深刻。最妙的是结尾,用"琵琶不宜停"这个动作,把说不尽的愁思都寄托在琴声里,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绵绵不绝的忧伤。
项鸿祚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