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比喻,把游子漂泊在外的愁绪写得非常传神。
开头把"客愁"比作蚕茧抽丝,一碰就散乱成千万条("一揽成万绪"),这个比喻特别形象——就像我们心里烦闷时,越理越乱的感觉。秋风在这里不仅是自然现象,更像是个捣蛋鬼,故意把愁绪吹得更乱("不可奈"暗示拿它没办法)。
后四句写出了更深层的无奈:秋风再恼人也有停的时候,可游子的愁苦却像没有尽头。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给出一个潇洒的解决方案:与其被愁绪纠缠,不如痛快喝酒、吟诵山居时的诗篇。这种"借酒消愁"的洒脱,反而让漂泊的苦涩显得更深刻。
全诗妙在把无形的"愁"写得可触可感,就像看到一个人对着秋风叹气,最后举起酒杯的生动画面。明明写的是愁,却透着几分豪放,这种矛盾感正是打动人的地方。
曾纡
曾纡(1073-1135)字公衮,晚号空青先生。江西临川南丰人。北宋丞相曾布第四子。曾布第四子,曾巩之侄。北宋末南宋初散文家、诗人、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