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 庚辰1940人日,与张古香、王季思游金华北山,以白石老仙《人日登长沙定王台》调纪之
翠禽啼。
放新晴半路,乔木洗岚霏。
危石云欹,飞泉玉泻,凉影浮上萝衣。
步深窈、呼灯照瀑,更穿险、舟小度岩扉(冰壶、双龙二洞。)。
迹记龙年,诗题人日,分付双溪。
尘外不知何世,向红梅古寺,蜡屐重携(古金华观。)。
月冷笙坛,云封鹤树,寻问仙境都迷。
听江上、声声鼓角,且容我、消受烂柯棋。
望极斜阳,故山可有春归。
放新晴半路,乔木洗岚霏。
危石云欹,飞泉玉泻,凉影浮上萝衣。
步深窈、呼灯照瀑,更穿险、舟小度岩扉(冰壶、双龙二洞。)。
迹记龙年,诗题人日,分付双溪。
尘外不知何世,向红梅古寺,蜡屐重携(古金华观。)。
月冷笙坛,云封鹤树,寻问仙境都迷。
听江上、声声鼓角,且容我、消受烂柯棋。
望极斜阳,故山可有春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1940年正月初七(人日),作者和朋友游金华山的所见所感。全词用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山水之美,又暗含对乱世的感慨。
上片写白天游山的快乐: 开头用"翠禽啼"带出山林的生机,雨后初晴的树木青翠欲滴。接着用"危石""飞泉"等意象,生动展现山势险峻、瀑布飞溅的壮观景象。"凉影浮上萝衣"这句特别妙,既写出树荫的清凉,又暗示游人衣衫被山雾打湿的惬意。后半段写探洞的趣事,举着灯照瀑布、乘小船穿过岩洞,像探险一样充满趣味。
下片转入对时局的感慨: 在红梅古寺里,作者突然有种"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恍惚。古观里的冷月、荒废的鹤树,暗示着仙踪难觅、盛世不再。远处传来的战鼓声提醒着现实的动荡,但作者仍想暂时沉醉在山水棋局中。结尾望着夕阳,轻轻一问"故乡的春天还在吗",藏着对家国命运的深深牵挂。
全词妙在: 1. 画面感极强,像带着读者一起游山玩水,能听到鸟叫、看到飞瀑、感受到山雾。 2. 明写山水,暗写时事,用"鼓角"暗示战争,用"烂柯棋"典故表达对乱世的无奈。 3. 最后一句含蓄深沉,把个人游兴与家国之忧自然融合,余味悠长。